听了游骑校尉这番很煞风景的言辞,反而哈哈笑道:“崔某人也怕眼高手低,亲身经历了嘉桐关外的十多万人间的正面绞肉厮杀,便立志要去投军,做一名卒子,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一遛便知。”
李青山不置可否,说了句更加不吉利的话,“我李青山没有别的大本事,就是收得一手好尸。你崔大才子要是哪天死了,老子替你收尸便是,甭管是尸首分离,还是缺胳膊少腿,爷都收的回来。”
崔含章哈哈一笑并不接话,他是亲眼看到李青山一身好功夫,故而时常拿热脸来贴冷屁股虚心请教,说实话不怕死是假的,一边是皇帝金口玉言,一边是富贵险中求,越怕死越得勤加苦练,他想的就是快速转换,打好游骑兵的作战基础,争取他日出栏巡营时保住小命。游骑兵的基本装备中崔含章尤其钟爱腰刀和臂弩,李青山对臂弩的使用颇有心得,而且他用牦牛筋改良了弩弦后,力可穿三层甲。
正是源于李青山一遍遍不厌其烦的传授,崔含章对于武器装备的掌握运用程度日渐熟练。臂弩远射近攻皆可,尤其是在近距离瞬间爆发力无与伦比,对敌之时手臂发力要猛,核心是稳,故而两臂膀的力量训练是游骑兵的日常功课。
相比于游骑营的日常操练,崔含章感觉在太康兜米巷宅子里的演武场,就如小孩子过家家一般可笑。李青山特殊照顾,给他制作了两个负重沙袋捆绑在两臂之上,吃饭睡觉均需佩戴。看着磨破老茧的双掌,不禁苦笑,双手是门户,拿枪握刀全凭它,不下苦功夫,战场吃苦头。
此日,雪花稀稀疏疏落下,有渐长趋势,北地苦寒,只要下了雪,就彻底刹不住了,注定就是一场不眠不休的鹅毛大雪。崔含章伸出一只手,去接住雪花。他的五指白皙修长,想来若是身为探花郎的他声名在外,只要是身居富饶的太康城,不论抚琴捧书,还是棋枰落子,都能让痴心女子心仪。但如今已经磨出了厚厚老茧,他的心随着游骑营的敲打,愈加的冰冷坚硬起来。
李青山是一等一游骑手,而自身的武力值更是堪称恐怖,崔含章惊喜的是,此人堪称宝藏军汉,他还有许多匪夷所思的驳杂技艺傍身。
只见他抻着鼻子嗅了嗅,低沉地说道:“生火造饭吃饱些,省的晚上腿发软。”据说此乃闻气断时的本事,比起凭借经验观测天色来判定时辰还来得精准。这等技能着实让人开眼界,至于脱胎于道教山泽通气的道理,携带蓬艾挖坑燃烧,以此望气打井找水,更是游骑营必须精通的旁门功夫。
崔含章在游骑营的磨炼让他意识到,神光太祖当初在与诸王大战能够脱颖而出,确实有过人之处,神光大军不但猛将如云,攻城拔寨于瞬息间,而且精于旁门左道的九流匠人,更是比比皆是,这一样样都让燕北王等其余几位诸侯难以望其项背。而现在流传于军中的诸多神乎其神的技能,则多是当时三教九流匠人们传承下来的。
当然李青山这一套神神道道的能耐,他自己则说另有传承。李青山区区游骑营校尉,但威望之高,恐怕游骑将军都难以望其项背,归根结底军营讲究的是实力为尊,战场拼杀没有实力丢的是性命,没了性命再大的官职,也不过是士卒们茶余饭后的笑料,官职越大,恐怕笑话越大。
在正式大军交锋之前,往来暗战最频繁的莫过于神光牛马栏与北胡绿水营探子,绿水营分碟子与探子两条线,珠帘成串,串接成线。水碟子首领在太康金明池被擒拿斩杀的事件,彻底让北胡绿水营碟子系统跟神光牛马栏卯上劲了。彼此都清楚,在这场见不得光的争斗中,谁都不敢站在台面上叫阵,但谁也不会站在明面之上去较劲。一切都在水面之下,各展神通,汹涌暗流。
而另外一条线,则是游骑营接下了全部绿水营的探子,双方在对阵大军的侧翼,后方,乃至人迹罕至的地方拼杀,来去如风卷残云。而就是每次十几骑,乃至几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