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百二十九章 等的船终将来,等的人已明白(2 / 4)

全能大画家 杏子与梨 4434 字 2个月前

他说话了。

大多数时候。

他只需要跟随着安娜的话语,点头或者摇头。

顾为经这个人,在伊莲娜小姐心中,最大的缺点就是特别喜欢跟她犟,就像骑一头不太听话,但通心意的小马驹,或者……像两人共乘一匹马。

阳光明媚,哒哒哒的出门散步,骑着骑着,快快乐乐的拐几道山弯,两者就抢起了缰绳来。

要不是顾为经现在在发着烧。

伊莲娜小姐是会喜欢这样由她拽着马的缰绳哒哒哒的跑,顾为经只能乖乖的坐在身后,没法跟她顶嘴的感觉的。

伊莲娜小姐和顾为经谈论着他的展览细节的安排。

每个阶段的细节应该是什么模样。

哪些方面能够与画廊方相互妥协,什么样的权力可以做出一定程度的让步,什么样的领域要让马仕三世乖乖的滚蛋。

安娜用言语为外壳构建出了一个虚幻的空间。

她嘴里的那些游人和画展如此的真实。

安娜用她明艳的激情,把他们拖曳到了阿布扎比的艺术博物馆之内。

顾为经又偶尔用一两声压抑的咳嗽声,把他们两个人拉回了此刻的现实。

于是。

他们两个人一边坐在沙滩边,望着大海,一边在九个月后的美术展馆里穿梭,那里游人如织,有披着长袍面带头纱的阿拉伯男女,也有衣着鲜亮的国际游客。

九个月以后的时空和现在的时空被折叠叠加在了一起。

他们开始尝试去构建出整个画展完成后,希望呈现给观众的最终面貌。

伊莲娜小姐说——

塞尚的人生第一个个人展览,便是一场非常大型展览。

它具有超过一百五十幅不同的作品,涵盖了画家30年的人生跨度。

“线不存在,明暗也不存在,绘画作品中真正存在的仅仅只有色彩之间的关系。”

这是塞尚的观点。

那些作品中,塞尚试图用雕塑一般的色块去取代轮廓线本身的意义。

而顾为经可以做相反的事情。

用线条去生发出色彩,用线条,去涵盖色彩的精神。

用一百年后的个人画展和一百年前的个人画展相互呼应。

艺术从来不只有一种解法。

就拿十幅作品来举例——这事儿没有个定数,安娜没办法在沙子上写十个明确的时刻出来,让顾为经到点了就画一幅。

但为了尽可能看上去叙述完整,安娜建议,他的作品需要要有一条主线。

塞尚的画展是关于他三十年的人生总结。

史上极少有艺术大师如同塞尚一样大器晚成。

毕加索的作品展如同风格各异的民歌集,从意大利的乡野小调,到巴黎歌剧选段,再到非洲生机勃勃的鼓音,无所不包。

他十三岁在西班牙参加地方展,十七岁拿马德里的全国金奖,二十岁在巴黎开首次个人展……

“对了。”

伊莲娜小姐提到这里时朝他眨眨眼睛,“1901年给毕加索开始第一个个人展的参展人也是那个沃尔夫。有些方面,艺术家必须要有自己的主见。有些方面,连毕加索也不会犟嘴,要乖乖地听专家的话。”

直到90岁时在教皇宫开纪念展。

毕加索一生中仅是大大小小的各种个人展览数量接近半百。它们色彩各异,风格跨越很大。所以女人她说这些展览是由独立单元所组成民歌集。

塞尚56岁才开了第一场艺术展。

从以调色刀厚涂画就暗色调序曲,再到各声部体积感鲜明的尾声。

第一场展,便是一整篇的交响乐。

安娜希望顾为经的第一场个人展览,也能带给评论界一首交响乐,哪怕仅仅只有十个段落甚至十个乐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