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2章 来到了天津卫(2 / 3)

神霄伏鬼录 三山堂主 1531 字 11个月前

了一些黄符,一面八卦镜,还有一些处理过的五谷。

我和张芊芊如约上车,晃荡了两天之后到站。

出了站,就见人群中一高一矮的沈见山和包如龙已经早早等候好了。

“年儿!这这这!”

沈见山雄浑的嗓音穿透人群。

我带着张芊芊过去,之前大家都见过,也没有太多拘束。

由于天色将晚,沈见山和包如龙已经找好了饭店订好了包厢给我们接风。

其实我对天津一直非常神往。

有道是九河下哨天津卫,三道浮桥两道关,在这水陆的码头之上有的是奇人异事。

而且来说小吃方面也是北方有一号的。

狗不理和麻花就不必说了,什么耳朵眼炸糕,杂和菜,茶汤,熬小鱼贴饽饽等等等等。

吃完了饭,我们晚上去听了相声,酒店离现如今的洪湖里早市不远。

我们一路溜达,恰好路过一处公园。

离着老远便看见几盏大功率白炽灯把一片空地上照的通明,边上围着三圈半的男女老少,正当中似乎正在举行什么活动,好不热闹。

就听里圈啪啪啪的声音传来,跟着就是一阵叫好。

“好,好别子!”

“嘿,这小子真不赖!能摔他大爷了!”

沈见山解释道:“这是摔跤,我们这儿叫撂跤,天津卫是撂跤的窝子,上到九十九,下到刚会走,出门抬头看,人人有一手,这是跤场,走,我带你们看看去。”

继续阅读

我们以前还没见过撂跤,于是都来了兴致,跟着沈见山凑上去。

此时正是仲夏时节,天气炎热,天津卫九条河,蚊虫鼠蚁多。

众人摇着蒲扇,喝着玻璃瓶的冰镇汽水,滋滋有味地看着撂跤。

天津卫的撂跤号称叫武相声,说着摔着还得有哏。

我们凑进去的时候,正赶上一个小个子的年轻人和一个三十来岁的大汉僵持住了。

二人互相揪住对方的跤衣,互不相让。

大汉力气大,没把小个子放在眼里,一把薅住小个子就想来个勾腿。

有道是:高怕把腰,矮怕薅,大胖子摔跤怕转悠。

结果这大个子一把没薅稳小个子跤衣上的小袖,让小个子伸手绕过去把住了中心带,左腿从大个子胯下伸过去,身子往大个子怀里一靠,来了个勾刀。

砰的一下就把大个子摔在了地上。

周围是一阵撼天动地的叫好声。

沈见山一边呱唧一边解释道:“天津人爱摔跤,也爱看小摔大,这叫小蛐蛐托底。”

此时大汉站了起来,看着把自己摔倒的年轻人一阵阵开怀大笑。

原来这只是个热场。

却见大汉拿出一件红边跤衣,这在天津叫褡裢。

“各位,今儿个我们爷俩在这歇了虎子掀门帘——露了一小手,别看我家老二今年才十六岁,打小是我爷爷手把手调教出来的,别看瘦,骨头缝里长肌肉,列位,撂跤讲究二十八个字,那是通天贯日,欺拿相横,踢抽盘肘挝,掫折闪拧控、捧拱扒抲倒,拿把里刀勾,大绊子三十六,小绊子赛牛毛· · · · ·”

我们在跤场里看了许久才各自回去,约定好明天一起去看洋人的教堂,过两天再去赶海。

结果这一晚就出事了。

半夜里沈见山给我打来电话,第一句话就是老包出事了。

“什么?怎么回事?”

我一下从床上坐起来。

“哎呀,我现在不在市区,都怪我!”

“别着急你慢慢说,你现在在哪儿?”

我一边用肩膀夹着电话,一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