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36章 两边都觉得自己很强(2 / 5)

且族人数量有限,以他们的战斗力足以将整个下渊界打下来。

故而向远决定先研究天地法理,理清楚此界的表现形式,摸清楚版本再动身,免得到时满身大汉,被扣在古神族当传家宝。

向远细细观摩天地法理,发现下渊界和无生界确实很像,天穹晦暗,大地沉郁,主色调都是一片灰蒙,看久了容易致郁。

外在相似,内在却截然不同。

无生界的灰蒙,宛如一位垂垂老矣的将死之人,气血衰败,半截身子已入黄土,再难提起精神镇压四方邪祟。

此界阳气不足,阴气横行,天地间的灵气也偏向阴煞属性,极其适合妖魔鬼怪修行,但对人族修士而言,却是个步步荆棘的险地。

在无生界修行,即便功法正统,也难免被失衡的天地元气侵染,性情渐趋阴冷,人很容易变坏。

下渊界的灰蒙,八成是上古金神蓐收的尸身坠落此界,其蕴含的法则之力与天地碰撞,导致此界法理紊乱,浊气弥漫。

这些无所不在的浊气不仅污染了天地元气,甚至连空气都染上了一层剧毒。

此界中人早已习惯了这种环境,甚至将剧毒视为常态,吸两口也无伤大雅。对外来者而言,若不尽快适应,恐怕连呼吸都会成为致命负担。

反过来说,因为适应,此界人族视剧毒为常态,把毒气当氧气吸,说明他们的肉身已经发生了改变。

改变不了世界,就要被世界改变!

改变最大的,自然是盘踞泑山的古神族,血脉特殊,在浊气的影响下,肉身元神皆朝着更适应此界法理的方向演化,甚至衍生出了独特的修行体系。

普通人虽不至于像古神族那般极端,但或多或少也会有所变化。

只说下渊界的修士,体内真气诞生之初便融入浊气,性格暴戾,肉身随境界修为增长异化……

和废土界一样,下渊界是一个被污染的世界。

向远没有这方面的困扰,毒气入体便为补药,且因为不够毒,进补微乎其微,习得扭曲的天地法理,也被他逐一拆分,反本溯源,变为单独的两套体系。

一个是原本下渊界正常的天地法理,能力有限,上限仅仅摸到通幽期的门槛;另一份浑浊充满杀伐金气,锋锐耀目,作为外来者,不仅扭曲了原本的下渊界,还将其上限拔高,使其隐隐触碰到了合体期的门槛。

换言之,下渊界虽无合体期境界,但存在合体期级别的战斗力。

三天后,向远拔锚起航,挪移空间奔赴西方,因初来乍到,中途停下几次确认方向。

————

上周西陲之地,苍茫无尽,群山如怒。

向远立于高空俯瞰,只见层峦叠嶂如巨浪翻涌,山脉褶皱般向四面八方铺展,嶙峋峰脊似巨龙脊骨纵横交错,蜿蜒盘踞于大地之上。

远天灰暗,云层低垂,似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所压制,透着一股沉甸甸的压抑感。

视线尽头,天地相接之处,天光晦涩,灰与黑交织成一片混沌,只在山峦边缘勾勒出一道道漆黑的轮廓,仿佛那里便是世界的尽头,再往前,便是无底的深渊。

山间雾气缭绕,却不是寻常的缥缈云烟,而是泛着淡淡暗青色的腐朽气息,浊气浓郁,阴沉流动。

偶尔有飞鸟掠过,却不敢深入群山,只在边缘盘旋。

向远立于云端,眸中白光闪烁,细细观察着这片荒凉、古老的遗忘之地,每每窥探核心之地,都能察觉到晦涩气息流动,像是沉睡的巨兽,又像是被封印的伟力。

“这鬼地方比记载中凶险多了……”

遇事不明,先找有缘人。

向远闭目感应片刻,身形一晃,消失在原地。

群山深处,一道魁梧如山的身影踏步穿行于密林之间。

壮汉身高两米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