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63章 给北欧人带来亿点点震撼(1 / 2)

出雪槽,李柏还保留着两秒左右的优势。

他也是第一个进入换板区的。

但第一个从换板区滑出去的选手却不是李柏。

而是来自挪威的克莱博!

现场的导播似乎预料到了这一点,他们竟然直接把镜头给到了克莱博。

克莱博从进入自己的位置,弯下腰更换滑雪板开始,短短的6秒时间就完成了所有的动作。

他左手拿起放在两个滑雪板中间的滑雪杖,脚步一撇,迅速滑了出去。

镜头里随后出现了两个选手,明显不是李柏的背影。

当第四个人出来时候,那一抹红色才让观众们松口气。

李柏终于换好了板子,杀了出来!

也不算慢,这四个人也就前后脚的功夫出来。

但算上一出一入的时间,李柏在换板区消耗的时间比克莱博要多出了三四秒!

“哎呀,李柏这里慢了!”

王春丽都忍不住为李柏拍起了大腿。

“王指导,我们看到李柏是第一个进入换板区的,但却是挪威的种子选手克莱博抢先滑出,是不是我们的熟练度还不是很够?”

主持人就着这个话题谈起来。

虽然这个还不是越野滑雪界的马拉松比赛,但全程四十公里预计用时在一小时左右,这样的比赛解说起来,还是得找一些新鲜的话题。

“是的,这么说吧,越野滑雪的换板区,相当于F1比赛的进站换胎。”

“对于这些世界顶尖选手来说,每一秒都很重要,每一秒都关乎胜负。”

“李柏出现这个情况倒也有情可原,我们都知道他是跨项目的选手,而且跨的项目有点多。”

王春丽倒不是在指责李柏跨项目疏于训练。

因为她也算跨项目,退役前同时练着冬季两项和越野滑雪。

这跨项目的困难有多大,她很清楚。

李柏跨那么多项目,居然还能都取得很好的成绩。

这可以用天赋异禀来解释,但也不能全都用天赋来解释。

王春丽是很佩服李柏付出的努力,以及相关报道中说到的李柏年复一年的恐怖的自律表现!

“他不管比赛经验,还是训练时间,都很难跟克莱博这些泡在雪地里长大的北欧选手比。”

“所以熟练度不行,慢了一点。这没办法,就看他后面能不能在别的地方找补回来了。”

主持人倒是觉得这个话题还可以再延伸一下,让直播节目看起来没那么干巴!

“王指导说得没错,李柏作为全能型选手,同时要兼顾多个项目的训练,在单一项目的精细化打磨上,很难比得上北欧这些专攻越野滑雪的选手。”

他接着问道:“王指导,您刚才提到更换装备的重要性。可能很多观众不太理解,为什么双追逐赛中必须要中途更换滑雪板和滑雪杖?我们看到刚才更换的滑雪板,好像区别并不大。”

王春丽点了点头,开始科普。

“我们都知道现在越野滑雪的自由技术,其实是由类似速滑选手的蹬冰步演变而成的。”

“技术动作的不同,就造成了滑雪板的规格不同。一般来说,传统板要长一点,而且有明显的弧度。”

“它们涂的蜡也不同,自由板都是用滑行蜡,让你在使用蹬冰步的时候更加顺畅,传统板则是前后用滑行蜡,中间用防滑蜡,这是确保在雪槽中蹬踏时的抓地力......”

科普到尾声的时候,李柏的进攻就又开始了!

在上坡阶段,李柏迈着撇开脚尖的蹬冰步,飞快地朝坡上冲去。

没有了雪槽的“束缚”,李柏就跟解开了枷锁一样。

画面中,他的双腿轮流地左右滑动,每一次出腿,都充满了力量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