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走过场,无非就是冬衣进展缓慢,也许只能供给一部分。
民夫徭役,损失不小,冬天之前,尽可能遣散一批。
这些都是细枝末节,跟大都督和赵帝在河北的龙争虎斗,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。
龙台之上,萧汉听了很多商师成的建议,最终口含天宪道,
“左丞相乃百官之首,些许事情,自可定夺。”
“萧启鸿,你乃梁国宿将。朕命你携伏牛山、历山六万兵马,出孟津渡,支援丞相,确保河北万无一失。”
援兵。竟然还有援兵?!
梁国皇帝的话,让不少文武百官吃惊之余,还对右丞相杨重楼感到恐惧。
现在天下,进入了精兵时代。
这六万援军,必然不可能是仓促成军,
也就是说梁国刚拿下齐帝黄九,就开始准备兵马了。
那如此看来,杨重楼是什么时候开始谋划各地域战争的?
也许是赵帝攻河北,也许黄九之乱,也许是更早的时候,
甚至圣武皇帝还在,此子便有了夺取天下之心。
果然,能在河北跟军神过招,
大都督不是泛泛之辈也!
“铛-铛-铛……”
鸣钟之音,就像是命令。
乾政殿出现一阵杂乱的脚步声,群臣如潮水退去。
百官想走,萧汉更想走,没人愿意加班,就算是皇帝也一样。
四个黄门,举着皇帝仪仗,前方开道。
六名武太监,单膝跪地,等待皇帝踏上龙辇。
十六个宫娥莺莺燕燕,她们尽可能展现体态,
若得皇帝临幸,就可飞上枝头当凤凰。
六十四个皇宫随从,带着皇帝可能的用品,匍匐在乾政殿长廊。
忽然,御窑金砖上的龙靴,在上龙辇的前一刻停了下来。
远方,一个文臣似乎在和老太监说悄悄话,两人还相谈甚欢。
梁帝萧汉眼中闪过疑惑,决定过去看看。
一般人他是不想管的。
但这个老太监是南阳时期的老臣,那个文人又是大名鼎鼎的文魁郎卢俊臣。
此人在圣武皇帝时期,所提出的以国力为峰,联合外族,南北夹击赵国的策略,连右丞相杨重楼都觉得厉害。
“外臣勾结内宫太监,死罪一条啊。”
“萧德章(卢俊臣),参见陛下,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。”
“哈哈……”萧汉今日心情大好,
乾政宫台上,拍了拍两人的肩膀,询问道,
“说什么奇闻乐事呢?聊的如此起劲,道给朕听听。”
闻言,卢俊臣看了萧太监一眼,作为外臣,他自然不便抢先开口,
“特勒骠伤了,咱家找文魁郎要点办法。”蓝领太监萧德章笑眯眯的,拱手行礼道,
“臣管理御马房,这半年来,没少去翰林院询问卢侍郎。毕竟洛阳的气候、草地,跟南阳的都不一样。”
翰林院就在皇宫之中,萧德章找卢俊臣问马,也是合情合理。
“特勒骠?那匹浅黄色的名马!朕记得它可是赤影之后的皇宫马王,在圣武一朝就很有名。”
“可不是嘛。”说到这里,萧德章跟卢俊臣都笑了笑,
“前两日,皇宫来了一匹西域母马。特勒骠想亲近,谁料竟然有一匹雄壮的北狄黑马抢了先。”
“特勒骠大怒,与那公马一较高下,没想到居然不是对手,被打伤了。”
马中夺妻之恨?!
闻言,梁帝萧汉也被逗笑了。
皇宫马房里,好马众多,尤其是现在北疆马来了。
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