魏源也是要重用的。 等他来了之后我再跟他细细交流一下。 争取能让改革的过程中少走一些弯路。” 想到这儿任小天继续说道:“既然要重用魏源,那还有几个人你也一并重用了吧。 林则徐林大人自不用多说。 另外就是魏源的好友龚自珍。” 世人熟识龚自珍更多还是因为他的诗文。 比如:落红不是无情物,化作春泥更护花。 又比如:我劝天公重抖擞,不拘一格降人才。 实际上龚自珍不仅诗写的好,而且还是一个全方面的人才。 他和魏源一样都主张经世致用,改革除弊。 而且龚自珍的性格比魏源更加执拗。 说起来他比魏源更早中了进士。 可他看不惯官场的黑暗,胸中抱负又得不到施展。 于是他愤而辞官归隐,甘愿做一个私塾先生。 可即便如此,他仍旧是经常写一些针砭时弊的文章来抒发心中怨气。 鸦片战争全面爆发的第二年,龚自珍坚决辞去教书先生,想要亲身赶往上海抵抗带英侵略。 可还没来得及成行便爆发了急病去世了。 任小天不想眼看着一名大才就这么憋屈的病死。 于是才会在道光面前举荐他。 与魏源不同,道光对龚自珍还有些印象。 因为龚自珍早年间曾任内阁中书(从七品)。 他偶尔会拿出一些在道光眼里十分狂妄的文章上奏。 道光对他这个人并不喜欢。 而且龚自珍与同僚的关系也都十分的紧张。 这也导致他后来辞官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挽留他。 现在任小天想要让道光重新启用龚自珍,道光心里多少有些抵触。 “小天给你推荐的人才,你一定要好好重用。” 雍正看出道光有些抗拒,于是不容他拒绝的说道。 “是,世宗。” 道光无奈只能答应了下来。 “你把他们召来之后先别急着重用,我和他们谈完之后再说。” 任小天又对道光补充了一句。 想魏源和龚自珍虽然都是大才,但毕竟都是理论而没有实践。 有些事情他还是要跟二人交代清楚的。 不然得话只会和未来的戊戌变法一样。 等道光答应之后任小天又说道:“最后一人你刚才也见了。 他就是左宗棠。 左宗棠是军事方面的人才。 将来练兵和打仗的事情你都可以交给他来处理。” “这...怕是不妥吧?” 道光犹豫片刻说道。 从姓氏上也能看出左宗棠肯定是汉人。 自大清开国以来哪有把军事大权都交给汉人的先例? “有什么不妥? 你以为你们八旗还有什么战斗力吗? 都这会了还搞什么满汉之分。 是不是真要等到清朝灭亡那天你才能醒悟?” 任小天的一番话怼的道光哑口无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