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六十八章 1979(五)(2 / 4)

来的能量是惊人的。

肖刚很吃惊,刘昊更吃惊。

一周,仅仅一周,肖刚他们的风尚专卖店就以时尚、质优、价廉的绝对优势力压其他服装商户,总营业额达到了逾百万,躺在银行帐户里的利润达八十余万。

刘昊刚回宿舍,便接到肖刚的电话,知道他已经到了学校门口,便骑上摩托车赶了过去。

在学校附近的一个小饭馆的包间里,肖刚将一个挎包递给刘昊。

刘昊打开看了一眼,里面有五十八叠人民币,他从挎包里掏出一叠向前一推,笑呵呵地说道:“这是开业以来的第一桶金,就当作销售奖发下去,鼓舞一下士气。不过,这个奖励不是常设奖,只有在销售取得突破的时候才有。”

“你打算怎么奖励他们?”刘昊问道。

肖刚眨了眨眼:“把钱均分给大家。”

刘昊立即摇头:“这样分不行。第一周,一人就分个千儿八百的,下一周怎么办?以后怎么办?分不分?分多少?分少了会不会不高兴?业绩高的和业绩低的拿一样的奖金公平吗?”

他又问道:“现在专卖店里的人是拿股份分红还是拿工资?”

肖刚答道:“除了我之外,都是拿工资。”

刘昊点点头说道:““这很好。我这儿有点想法,你可以参考一下。”

肖刚双眼一亮:“你说。”

刘昊说道:“你作为老板,赚钱之后与民同乐确实很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利用这些钱,学会如何在员工当中树立权威,要奖罚分明。首先,奖金要发,要让大家看到希望,愿意干下去。”

“第二,奖罚要分明,尤其是奖励,能能率性而发。发必有因,而且要立足于现在的工资水平,不能一下子就发出去。而且每一个拿到奖励的人都要有个名堂,比如销售业绩高,接待顾客满意度高、比如全勤等等……”

“第三,奖金的发放不能搞大锅饭,发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有层次。一样销售出了力,业绩高的当然要多发,业绩差的少发,要拉开差距,要让大家形成追赶和互相比较的氛围。这样发还有一个好处,几个月下来,奖金发放的标准会越来越高,以后说不发可以不发,大家也不会有什么意见。”

肖刚一脸震惊地看着刘昊,说不出话来,过了半响憋出一句:“你们青华大学的教育水平已经牛成这样了?一个学影视专业的快赶上商业精英了!”

刘昊没理肖刚的感慨,正襟坐直,换了一个语气跟肖刚说:“刚子!”

听到这个称呼,肖刚一愣,随即明白了什么,郑重点了下头。

刘昊说:“有一点咱俩都要明白,咱们的专卖店是个经济实体,绝对不是几个志同道合说得来的好哥们凑一起过家家,所以,该立的规矩一定要立,奖惩制度要严格执行,一个团队,打什么底儿是什么底儿,免得以后积重难返。”

肖刚盯着面前的茶杯久久不语。

察觉到眼前的氛围有些紧张,刘昊微微一笑,说道:“先吃饭。其实也没那么复杂,你回去也好好想一想,或许会想得比我还要周全。”

两个人吃完饭,各自回去,在饭店门口的时候,刘昊笑着拍拍装钱的挎包说道:“人多力量大,我一个再厉害也扑腾不开,选择你做合伙人绝对正确。”

肖刚很会捧场:“昊哥,没你的提携,没有你的投资,我们这些人也干不起来,这就是你说的那个……双赢吧!”

京城各大院校原本都要各自组织慰问团的,但上面有指示,慰问团可以有,但要求是所有高校派出各自的代表组成一个慰问团。

上边的指示下达之后,青华大学的学生在学生会的主持下进行了一番遴选后,77级新生中有六人入选,其中就包括徐静平和刘昊。

虽然说六个人不全是一个专业的,但平时遇到了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