吹散,都是小家伙在旁吹风。
真·大海漂流全靠吹。
第三日,货船抵达青岛港口。
共同经历了生死的十几人,就此各奔东西。
奎九力邀大法师前往漕帮青岛分部稍作休息,准备好酒好菜感谢搭救之恩。
三人果断婉拒。
任务时限还剩10天,青岛到金陵还有一千多里地,平均下来每天得走百里才能勉强赶到,哪有闲功夫跟你个卖大烟的玩乐。
一行三人就近找了家马行,买下三匹快马、备足干粮,朝目的地进发。
黄一峰带着不会骑马的夜明,沈沉影带着双腿无法弯曲的秋玉荷,小枕头轻飘飘地趴在马屁股上。朝行夜宿,沿着官道一路狂奔。
四日后,行程过半,一行人抵达临沂兰陵县。
...........
...........
兰陵美酒郁金香,玉碗盛来琥珀光。
但使主人能醉客,不知何处是他乡。
酒徒中诗写的最好、诗人中酒量最豪的李白,一生基本可以用诗与远方四字概括。
这位大诗人曾写过无数与酒有关的佳句,这首《客中作》,便是他对兰陵美酒最直观的品尝体验。
不过,三位风尘仆仆的玩家,并没有领略当地风土人情,顺带着品尝一下美酒的雅兴。
兰陵是个大县,县城大街相当上档次。除了本地居民,也有不少慕名而来的文人骚客。
“骚,是真的骚。啧啧…”
黄一峰轻声嘀咕了一句。
此时正是傍晚时分,一行人狂奔近百里来到此处,挑了间最偏僻的客栈投宿。
虽然秋玉荷也换了身道袍,还披了件带帽的大氅,扣着帽子,在里头塞了棉布团,伪装得很是巧妙。
但保险起见,一路上专挑犄角旮旯、客人最少的那种小店落脚。
没想到,兰陵县人气极高。不仅大街上人来人往、川流不息,连这间最偏僻的客栈,上客率都高达七成。
这会儿,夜明、黄一峰和沈沉影三人就坐在一楼大厅,刚点了几道店小二推荐的拿手菜,便听旁边几桌的大才子们在那吟湿作对。
水平嘛,还真不好说。反正听上去是那么回事,但没一句让人听了为之惊艳的。
店小二上菜时,夜明好奇地问了句,为何兰陵县有这么多人。
店小二不无自豪地笑答:“这不算多,俺们兰陵县每年清明大酒祭都这样。明天一早,苍山脚下大巫祭酒礼,那人才多,才叫热闹哩。”
“哦。”夜明点点头,刚提起筷子,便听身后一声脆响。
三人扭头看去,便见一个戴着顶蓝绸小帽的年轻男子,站起身用筷子敲着碗盘,满面笑容道:“店家,我这有个好的!”
柜台里匆匆跑出来个掌柜打扮的中年男人,一手提笔一手抄着本薄子,笑道:“您来。”
“咳…”年轻男子清了清嗓子,放下手中筷、抖了抖衣袖,声情并茂道:“昨夜微醺思谁容,不在山明水秀中。倾尽半城博君笑,一生颜色付西风。”
掌柜迅速将两句抄录在薄子上,品了品点头赞了句:“绘情绘意,崔公子,好文采。”
夜明边啃着脆爽可口的拍黄瓜,边轻声嘀咕道:“伯虎听了,头给你打歪。”
“欸,我也有一个。”蓝帽青年对桌一位稍微年长些的男人也站了起来,同样端着姿态吟道:“廊前倒映明月光,章台绪水煮田黄。冬日得梅敲门客,雪夜围炉话他方。”
男人话音刚落,就有人击掌喝彩:“妙!妙啊!”
“此句甚佳,当可入围三甲。”掌柜也不住点头,冲柜台里招招手,姿态颇为尊敬道:“兰亭阁这边给谢公子安排上房一间。”
兰亭阁是这间小客栈的店名
